“哦,那就挖出来给朕瞧瞧。”
“是。”刘彻示意不远处的庄户开始挖土豆。
当庄户用锄头扒开泥土,提着上面的茎叶,一把将土豆拽了出来。
只见茎叶之下,挂着七个拳头大小的土豆,而且边上还有不少细小的土豆。
“嘶~”看得刘启倒吸了一口凉气,一株土豆就有这么多,那一亩地岂不是真的有六千斤之多?
随着挖出来的土豆越来越多,刘启也渐渐麻木了。
最终,在庄户齐心协力下,这一亩地的土豆都挖出来了。最后进过统计,一共有六千五百多斤,刘启大喜过望。
中午,刘启一行吃了一顿土豆宴。烤土豆,熟土豆,最重要的土豆炖牛肉最让人难忘。本来大汉是禁止杀牛的,但谁叫人家是皇帝呢,所以有一头牛昨天失足(被)摔死了。吃完土豆宴,当即,刘启就决定要将土豆传遍整个大汉。
“父皇,不止是土豆,庄子中还有高产番薯,水稻和小麦,只不过还未成熟,要等到七月底才能收获。其中番薯与土豆差不多,高产水稻和小麦也比外面的亩产高得多。”
“哦,是么?”刘启没想到不止是土豆,还有别的,尤其是水稻和小麦。番薯刘启没听过,但是刘彻说与土豆差不多亩产就知道是好东西了。而水稻和小麦外界还是有的,只不过现在大汉多种栗米罢了。而且水稻和小麦可是主食,土豆则不一样,不可能一直用土豆作为主食,不然会吃腻的。
当刘启回到未央宫后,就召来了治粟内史交代了土豆的相关事宜,负责推广土豆。
......
七月底,皇庄内的番薯、水稻和小麦都相继成熟。
其中番薯产量虽然不及土豆的六千多斤,但也达到了五千余斤。至于水稻产量也达到了八百余斤,小麦也有七百多斤,比起当下栗米亩产三百斤可以说是翻倍还要多。
收割时刘启也再次来到皇庄,亲眼目睹了这些高产种子的收成,内心的喜悦无法用言语来表达。
高兴之下,刘启当即就赏了刘彻黄金万两。
有了高产水稻和小麦,可以说今后大汉的粮食可以说是不用愁了。而刘启也将获得一代圣君的美誉,毕竟在刘启的统治时代,出现了如此高产的粮食,可以想象当粮种推广之后,可谓是民心所向。
粮种推广事宜交给了治粟内史后,刘彻就不再关注了。皇庄内的收成除了留下做种的种子,其余全部交给了治粟内史。
闲来无事的刘彻除了跟随刘启安排的授业老师学习外,就是修炼【武经】。如今刘彻距离洗髓大成已经有不少时日了,相信很快就可以突破换血。
一月后,刘彻突破,开始换血境的修行了。换血境不同以往,需要换掉全身血管里凡血,从骨髓中诞生出新生的灵血。在这期间,可谓是虚弱阶段,刘彻也不走动,在太子府当起了宅男。
空余时间,刘彻就开始推演起了一些划时代的发明。
首先是曲辕犁,曲辕犁与当下的耕犁相比,有几处重大改进。首先是将直辕、长辕改为曲辕、短辕,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,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,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,操作灵活,节省人力和物力。
他可是记得曲辕犁好像是唐代才开始出现的,而且推演的曲辕犁比起唐朝时出现的更加优秀。
其次是蒸馏酒,相信随着粮食产量增加,酿酒这一限制今后也会慢慢解除。以前不允许大量酿酒是因为酿酒需要大量粮食,粮食紧张朝廷就限制酿酒了。白酒不仅比现在的酒更烈,而且高浓度的白酒也是有大用的。
高浓度的白酒可以当成酒精消毒,毕竟古代战争当中,受伤的士兵比阵亡的要多得多。如果受伤后伤口发炎,以大汉当下的医疗条件来说,基本就是等死了。而有了酒精消毒,那么伤口发炎的机会就少了很多,所以刘彻在禀告刘启高浓度白酒的作用后,就让其在军队中大力推广起来。
至于基建利器水泥,之前只是在建造孤儿院和书院时用过,并未推广。如今刘彻也将技术资料交给了刘启,相信对大汉的基建和边疆的防御工事有着巨大的作用。
喜欢诸天铸圣庭请大家收藏:(m.feisuxsw.com)诸天铸圣庭飞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