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道上已是空无一人,月亮低低地悬在头顶,清辉洒在青石板路上。
桂熙也不知道能去哪里,她茫然地往前走着,在这偌大的京城,她只认识白子苏、容灿、安如玉。
如今白子苏将她赶出了白宅,容家是容不下她的,她不知道安如玉住哪,也不想去找他。
她只是走着,脚下的影子浅浅地,安静地跟着。
夜晚的京城真安静,真自在。
该怎么办?
等明日跟容灿道个别,若他肯给些盘缠最好,若是不提,她便一路走回新乡县。
快要开春了,河里捉些鱼,地里挖些野菜,总能有吃的,等回了新乡县,便跟她娘呆在那儿一辈子也不出来了。
走了一个多时辰,她有些累了。
也不知身在何处,看到街边人家的廊下有一口大缸,顶上扣着只竹蔑,缸内空无一物,她爬了进去,把竹蔑重新扣好,坐在缸里睡着了。
直到阳光透进竹蔑照到脸上,她才醒了过来。
外边已经有了人声。
她顶着竹蔑站起来。
“哦哟,缸里怎的有个人?”
一旁经过的路人被吓了一大跳,惊诧地看着她。
廊下坐了个白发老太,正在挑捡着身前小竹篮里的豆子,听见路人说话,也朝她看了过来。
“大娘,这是您家的么,对不住昨晚没地方睡借用了一宿。”
“缸里怎么好睡人。”
白发老太唠叨了一句,看她干干净净,睡也睡了,便不再多说:“无妨。”
她身边的大碗里有两只白面馒头,桂熙觉着饿了,多看了几眼。
老太拿了一只递给她:“没吃东西吧?”
“多谢大娘!”
桂熙有些惊喜,双手接过已经冷掉的馒头。
馒头有些干,堵在喉咙处吞都吞不下去。
“哦哟,吃慢点。”
大娘在她的背上用力拍。
“多谢...大娘。”
总算顺下去了。
只是一个馒头,却吃得眼泪汪汪。
吃完馒头,该做正事了。
桂熙跟大娘打听容宅的方向,那坊名她是记得牢牢的。
“劳驾打听一下,彩云坊在何处?”
“你去彩云坊做什么,那里是高官达人住的地方。”
“我有个姑母在那里做工,我去投奔她。”
“哦,好像是往西边去。”大娘不确定,又招手问不远处的街坊,嗓门大得很,“彩云坊在哪块,这小哥要去彩云坊。”
“彩云坊哦,往西,往西再往南。去那里做什么?”
那人嗓门更大。
附近的人都往这边看,看得她浑身不自在。
“这个小哥要去找他的姑母。”
大娘大声回道。
“哦,哦。往西,再往南。”
那人又大声地回她。
大娘转过脸来问她:“听到了么?”
“听到了,多谢大娘。”
往西,也不知道往西多远,往那边走便是了。
大约要拐弯了,她在心里跟自己说。
便拐弯了。
又问了一两个路人,总算找到了容宅。
桂熙抹了点灰擦到脸上,走到府门口问看门的家丁:“小哥,麻烦帮我通报一下容小公子。”
她本就是小厮打扮,脸上再抹了灰便差不多有点乞丐的意思了。
那家丁站在高高的台阶上,居高临下地看了看她,觉得她没有理会的必要,也不说话。
身上没有余钱打点家丁,她只好厚着脸皮又卑微地问了句:“小哥,麻烦通报一下容小公子,就说有个旧相识找他。”
“小公子出门去了。”
家丁一边闪避着射来的阳光,一边不耐烦地回道。
“何时回来?”
“这我们做下人的哪知道?”
“容小公子何时出门的?”
“已经走了两日了。”
家丁说完,便转过身子不打算再说话了。
遇到她的那日便走了?看样子是出远门了,今日见不到他了。
桂熙丧气地离开了。身后家丁低声嘀咕了一句:“小兔儿爷。”
又是兔儿爷,那到底是什么,为什么他们要这么说她?
她满腹疑问,但如今想这个没用,还是出城去吧。
出城的路是印象的,她顺利地摸到了城门口。
走了这小半日,早上那只馒头早已在肚中化净了。
这里离河还远,路边好像也没有野菜,只长着些草,青黄青黄的,还未全部返绿,桂熙只好空着肚子往前走,什么都没带,连个水囊也没有,也没点火的火折子,这一路怕是有的吃苦了。
眼泪忍不住流下来,可是哭有什么用。
走得腿脚沉重,总算看见左前方有一条河流,河面宽阔,波光粼粼。
原本想着从河里抓鱼充饥,但这会儿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。抓鱼谈何容易,她又不会游水。她在河边站了好半晌,希翼有一条乖顺的鱼会自己跳上来,跳到她怀里。
可惜风平浪静,什么也没有发生。
落魄如斯,连鱼都不搭理她。
天无绝人之路,水边长着几丛刚出新绿的芦苇,被她一眼瞧见了。
芦苇还未长高时它的嫩根尚可入口,倒也可以解一下饥渴。
只是它们长在靠岸的水里,离岸还有一臂远,须得俯着身子伸长了胳膊才能堪堪够到。
若是身上有吃的,她便不打它们的主意了。眼下她还是要冒险够一下的,再没有东西吃怕是要饿死了。
有时候最诱人的,也是最危险的。
一条路,它未必是生路。
人倒霉时,喝凉水它也会塞牙缝。
桂熙一头栽进水里时,她的脑海里便浮现了这些念头。
只是来不及再想更多的人生道理,她挣扎着冒起头来:“救命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炉香乍暖请大家收藏:(m.feisuxsw.com)炉香乍暖飞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