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态紧急,梁武帝急忙召集群臣商议。
老将“羊侃”是自告奋勇,要去采石渡口江防要地。
“我愿率军两千,前往驻防,以阻止候景渡江。”
羊侃同时请梁武帝让邵陵王,攻打候景的老巢寿阳。
如此一来,候景是进退维谷必然会不战而溃。
朱异则坚决反对羊侃的意见。
候景必无渡江之志,连曹操这样的枭雄都没能过江,他那么点人渡江不是找死。
再看梁武帝的决策,他考虑了良久,最终依然没有采纳羊侃的提议。
但是为防万一,最后梁武帝还是派宁远将军“王质”,率水军三千巡防采石渡口。
如果说对羊侃这个北方来的降将,梁武帝多少还是有点猜疑。
对萧家子弟,比如候景的内应“萧正德”,他的态度就大不相同了,是有求必应。
赋闲在家的临贺王“萧正德”,此时一反常态,主动请缨,要为国分忧。
梁武帝立即对他委以重任,任命他为平北将军,都督京师诸军事,率军驻扎在建康城南的丹阳郡城。
萧正德心中暗喜,他随即利用职权,秘密送给候景几十条船。
对外,则声称是运送柴草。
渡船的问题就这样的解决了,但对于渡江候景依然顾虑重重。
毕竟,长江天堑在那摆着。
王质的水军在采石渡口摆着呢!
候景只好按兵不动,同时派遣间谍密切关注采石的梁军动向。
几天过去了,候景还是无计可施。
然而,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。
一件意外发生的事,帮了候景的大忙。
事情是这样的。
临川太守“陈昕”是梁朝名将陈庆之之子,他十二岁的时候就曾经随父亲入洛,精于骑射,骁勇善战。
梁武帝特意召他回来驻防,陈昕提出了和羊侃相似的意见。
采石是重镇,王质这人生性怯懦,恐怕不行,我觉得还是让我去那里防守比较好。
梁武帝对陈昕的信任度,显然是远远超过羊侃,他立即任命陈昕为云旗将军,率军前往采石换防。
王质则被调回京城担任丹阳尹。
然而,陈昕的好心却造成了一个灾难性的后果,以外发生了。
问题出在了这个王质身上。
王质这人向来是胆小,在采石一直过得是心惊胆颤,现在接到调令,他顿时如蒙大赦,连屁都不放一个,便立刻率部下撤回建康。
而此时,陈昕的部队还在半路上。
采石今夜是不设防。
候景派出的间谍赶紧回报,王质已经撤退,采石无人防守。
候景都不敢相信了,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。
候景又再次派人渡江侦查,并且要求折一根树枝作为验证。
上不了岸,自然是拿不到树枝的,侦察兵很快返回,果然带回了一根新鲜折断的树枝。
候景心中大喜,天助我也。
随即,他立即率全军八千人马渡过长江,到达长江南岸的采石。
过江之后,候景马上分兵攻占了江南重镇姑孰。
随后,继续向建康方向挺进。
候景的进军速度极快。
十月二十二日渡江,十月二十三日已经抵达了建康城西南三十里的板桥。
候景的大军逼近了建康,这是承平已久的建康城四十几年来,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。
朝野闻之大为震惊,建康城内到处都是人心惶惶。
梁武帝也震惊了,事态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。
梁武帝根本无法相信,自己明明占有压倒性的优势,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。
八十五岁的梁武帝,突然感到自己老了,不中用了,他心灰意冷,一下子萌生了退意。
因此,在太子“萧纲”向他请示方略的时候,他就说了:
“我呀,早就过了退休年龄了,这是你自己的事,你觉得行就行,不必再问我,从今以后一切军国大事,全都由你裁决。”
太子萧纲水平如何,候景之乱他能否摆平!
喜欢古往今来之笑说请大家收藏:(m.feisuxsw.com)古往今来之笑说飞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